印国产战机发动机仍依赖外国技术 组装40年心脏仍是洋货!印度庆祝与法国赛峰集团达成协议,承诺完全技术转让,联合开发五代机AMCA的120kN发动机配资网上,耗资70亿美元。然而,这一协议背后隐藏着印度长达40年的发动机困境。83架国产光辉战机因缺乏发动机而停滞在厂房,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坐地起价50%,导致印度空军司令愤怒却无能为力。
光辉项目至今仍依赖全球各地的零部件,包括美国通用F404发动机、以色列EL/M-2052雷达和英国弹射座椅,甚至螺丝钉都需要进口。印度斯坦航空(HAL)生产线经常停工,预计到2025年只能依靠两台库存发动机勉强维持,原本180架的订单也变得遥不可及。
2025年3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将F414发动机单价从371万美元提高到1000万美元,理由是供应链成本上涨。原定于2024年交付的99台F404发动机拖延了18个月后仅到货两台。印度被迫接受捆绑销售。
赛峰集团提供的并非现成技术,而是基于阵风战机M88发动机(推力仅85kN)改进的试验品。该型号连法国自家六代机都未选用,印度却要承担7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并且在首飞前需支付80%预付款。AMCA前两中队仍需使用美国F414发动机,所谓的“技术自主”只是空谈。
印度曾全力自研卡佛里发动机,但因涡轮叶片耐高温不足、燃烧室效率低下,最终在2016年失败。如今,连最基本的发动机叶片精密铸造都依赖英国代工,本土工厂只能进行粗加工。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成功量产并装备了涡扇15发动机,这款推力18.5吨、推重比超过10的发动机让歼20实现了1.8马赫超音速巡航,作战半径突破2000公里。
由于HAL的质量控制问题,经过其维修的战机坠毁率高达80%。在2025年的印巴空战中,印度飞行员宁愿驾驶老旧的米格-21,也不愿使用光辉战机。光辉战机试飞次数不足实战标准的1/5,雷达故障频发,被戏称为“机库皇后”。
政府斥资74亿美元增购97架光辉Mk1A,但HAL的年产能仅为10架,且完全依赖美国发动机供应。按照通用电气公司的交付计划,完成现有83架订单将拖至2028年。
为了获取发动机,印度被迫向美国开放军工市场配资网上,暂停国产AMCA项目,考虑引进F-35生产线。在与法国的合作中,赛峰掌控核心设计权,印度只负责组装测试。DRDO前工程师批评称:“所谓联合研发,就是法国图纸上印上印度国旗。”
光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