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翻金,千村万户皆喜悦;晒场欢语,机械轰鸣共丰年。在南海之滨的汕头,丰收欢歌正在希望田野上回荡。记者了解到,9月27日,2025年汕头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将在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华瑶音乐公园举行。此外,该区已启动一系列预热活动,共同迎接金秋丰收的喜悦。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潮南区围绕产业发展、城镇聚能、风貌提升、改革创新、社会力量参与五大方面凝心聚力,全面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该区先后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首批国家级“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区(县)、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如今的潮南,正在绘制一幅生态宜居、产城共荣的城乡新画卷。
庆祝农民丰收节汕头主会场,选择潮南区有何深意?
创新高地集聚千亿动能,和美乡村点亮万家灯火。潮南区多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前列,农业总产值增速连续6个季度排名全市第一。通过“百千万工程”实践,全区正擘画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发展底气,离不开“制造业当家”的战略引领。全国80%的家居服、40%的女性内衣、40%的牙刷和35%的面辅料产品均出自潮南区。该区正全力构建纺织服装千亿级产业集群,精细化工、口腔用品、精品文具、创意珠宝4个百亿级产业,以及新能源、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1+4+N”现代化产业体系。此外,“五新一升级”增强县域发展动能案例,成功入选了《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创新与突破》。
位于潮南区的中国家居服专业采购基地。
乡村蝶变,关键看典型镇村的重点打造。两英镇跻身2025年全国镇域经济500强,陇田镇在全市典型镇评选中位列第一,全区5个省级典型镇和43个省级典型村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应用无人机、AI监控等智慧化治理模式,赋能城乡地带的环境监管,377个自然村实现“源头截污、雨污分流”,推动“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等工作取得成效。2024年,全区村集体收入超20万元的行政村达100%,超50万元的占比51.3%,28个村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
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潮南区两英镇。
民生提质,聚焦于公共服务的全面升级。路网覆盖更密实,“汕汕高铁”潮南站实现通车,汕南大道一期等项目加快建设,陈沙大道东延线建成通车,“五横五纵”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更完备,过去三年全区医疗机构新增约26.35%,卫生机构达513所。今年6月,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综合医疗中心、区中医医院综合门诊均启动试运营。教育资源更均衡,全区本科率提升至43.86%,实现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100%。
“汕汕高铁”潮南站。
机制改革惠民生,多方合力暖民心。潮南区以扎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以多元协同凝聚发展合力,充分体现“政府主导、市场发力、社会参与”的系统性优势,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区域实践样本。
创新驱动,释放营商环境新红利。在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潮南区代表汕头市获全省第6、粤东西北区县镇第1名的好成绩。在全市率先开展“无证明城市”创建、“免申即办即享”等政务服务改革,“无证明城市”累计取消证明材料797项,共推出三批次清单29项,累计取消证明材料近800项,惠及企业群众近4.6万户、兑现政策资金超1.12亿元。为深化县域投融资机制改革,全国首笔能效电厂节能减排挂钩贷款也落户潮南。
潮南区开展“局长坐窗口走流程”活动。
合力攻坚,激活城乡新动能。潮南区抢抓省组团纵向帮扶和深圳对口帮扶机遇,实施民生水利项目16宗、驻镇帮镇扶村项目196个。强化与重点建筑业央企合作,累计开工建设项目52个,总投资约7.94亿元。通过凝聚在外乡贤,成立“侨胞之家”、海外联谊交流活动中心和乡情驿站等,吸引5个涉侨资项目返乡落地,资金总额达4.45亿元。此外,全力推动企业结对共建,实施兴村项目147个。
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展示潮南区特色农产品。
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潮南区展现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图景。这里既有产业集聚的硬实力,又有乡村蝶变的软环境;既见民生改善的温度,更显改革创新的锐气。9月27日,让我们相约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华瑶音乐公园,感受潮汕人民一年一度的丰收喜悦。
撰文:陈相成
来源:南方农村报在线配资公司
光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